多读两句书,少说一句话;读得两行书,说得几句话。

花零HLLLLLLLLL

© 花零HLLLLLLLLL | Powered by LOFTER

【读书笔记—朱光潜(谈美)】

读朱光潜先生的【谈美】

这本书很薄,当我读完的时候,依旧觉得意犹未尽,好的书籍可以读很多遍,直到自己完全理解,消化掉其内容。

所以,读书笔记是比较重要的。


“三春启群品,寄畅所在因。”

“仰望碧天际,俯磐绿水滨。”

“廖望无涯观,寓目理自陈。”

“大矣造化工,万殊莫不均。”

【群籁虽参差,适我无非新。】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【兰亭序修禊诗】


以上一段是人道合一的一种境界,最后一句话被也是带着审美的态度的。

个人的理解是:万物虽然不同,但对于我来讲都是崭新的。(带着美感的经验和趣味俯察万物,独有特色。)


【美生于美感经验,起于形象的直觉,美感不带有任何意志欲念,有异于实用态度,不带有抽象思考,有异科学态度。】


形象属于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,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;知觉属我却不完全属于我,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。


朱光潜先生还谈到了“自然美”。

他说:“美就不自然,只是‘自然’就还没有成为美。如果你觉得自然美,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,成为你的作品,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。”

所谓艺术化,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。

他以一句话总结美感的定义:【为而不有,功成而不居】

意思是观看的时候要主观思考,但又能客观的欣赏艺术作品,在平衡的状态上去转换主客。

原文:“万物作焉而不为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,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”

(万物的自然生长是有自己的规律,生养万物不归为已有,生养的时候却不自恃已能,功成名就之时,而选择隐去,那么所有的功绩才会被铭记。)


“美感的联想”

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,如果没有它,知觉,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,因为它们都根据过去的经验。

艺术之所以为艺术,不再内容而在形式。如果你不是艺术家,纵有极好的内容,也不能产生好作品出来;反之,如果你是艺术家,极平庸的东西经过灵心妙运点铁成金后,也可以成为极好的作品。

以上是书里的内容,我想起来曾经去博物馆看书画展,站在那些文物面前,看着里面的画面,茅屋,扇子,明月,断桥,树木,山石等等画面,肃然起敬。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候,便懂得了其中的原因,这幅画为什么好,不仅仅是它的画面或者内容,而是作者的表达形式是成功的。他可以把一切简陋的内容,经过他的思想或者自运用点石成金,成为艺术,不是作品成就了作者,是作者成就了作品,从而达到艺术上的成就。这段话我是很赞同的。

艺术又带有主观色彩,都是作者的情感流露。

艺术在联想的时候,我已经脱离了此刻的画面。

当我看到茅草屋,里面有两个小人在观书或喝酒。我会联想到了其他的画面,比如,看书的内容,是不是浮生若梦,人生几何;是不是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。再看到周围的树木,会想这里是哪里,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。远方的群山,会让我联想到会不会出现一个飞仙,这一切的动作,已经没有停留画面上了,思绪带着我联想出很远。其实这对于欣赏来说这是不对的,因为精神分散导致了我观赏画作的美感。


“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。”

痛定思痛;

我想到蒋勋说宋词其中的一篇,也是关于联想的,写词的时候,会把自己的情感经验寄托于景物,也有关于游戏之说的,这跟痛定思痛类似,总是在退出主观角度,站在客观角度经过思考和反省才会创作出来经典的诗词和书画作品。


“未了解决不足以言欣赏。”了解和欣赏是互补的。

面对一张画来说,如果不能了解背景故事,只能停留于这幅画的本身内容,并不能更深入的了解画作的创作由来。

但如果仅仅了解画作的背景故事,却不懂欣赏,依然进不了文艺。

我作为观赏者,是非常迫切的想要知道每幅画的创作背景和人物生平,能让我更懂得作品传达的意思和欣赏。这需要很多历史知识的积累。

很多情况下,我去看画和字还有摄影作品,会把它们分为两大类,一是我喜欢的,就是美的;二是不喜欢的,就是不美的。不美,这里带着些批评的态度,可这是不对的,因为我没能抛开主观,站在客观上去观赏作品,把对这件作品的快感认为是美感,也把我看到作品产生的联想也认为是美感。无法产生共鸣的被我归到不美的里面。

但此书中说:

“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的成见,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他的生命。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着批评的态度,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,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,永远得不到正真的快乐。”

如同我去看一个展览,我带着批评的态度去观赏,如果说刚好我能看的懂这些作品,我一定非常开心,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展览。但我发现我并不能看的懂,且无法带给我快感,我必定会觉得这真是糟糕透了。其实,我错了,我该站着客观的角度去欣赏,去批评。这样我对美的吸收和创作背景故事上才能平衡。

朱光潜先生说:“考据不是欣赏,批评也不是欣赏,但是欣赏却不是无可考据与批评。从前老先生们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,现在一般青年又不太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,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,都是很大的错误。”


赤子之心。

读诗就是再做诗,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的,也需要读者帮忙,读者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,一首诗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,它不并非一成不变的,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,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。

‘赤子之心’人间词话,蒋勋说宋词都提到过李后主,因为他的赤子之心,是最难能可贵的创作需要。当然可能与朱光潜先生说的是两回事,但却可以看出赤子之心的重要性。

艺术是抒情的表现,亦是移情作用。

没有那颗赤子之心,我便不是小孩子,我对物是有认知的,距越来越近。

人老了就越不能起移情作用,实在的和想象的隔阂就越来越深,于是这个世界就越来越没有乐趣了。

人总喜欢追求自由,现实世界是有限制的,要消遣这苦闷,人需要加空中阁楼。苦闷起于人对于‘有限’的不满,幻想就是人生对于“无限”的追求,游戏和文艺都是幻想的结果。人越到闲散的时候越觉得单调生活不可耐,越想在呆板平凡的世界中寻出一点出乎常轨的偶然的波浪,来排忧解闷。


艺术的社会性,一件艺术作品同样需要欣赏者。艺术家见到的一种意向或者感到一种情趣,他需要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,感到这种情趣。需要知音欣赏,传达。

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恰能融合一气,这种融合就是美。

与开头说的美生于美感的经验,起于形象的直觉,是相辅相成,融会贯通的。


下一段我把它归于艺术创造需要的要素。

【情感】

当我在画画的时候,我也会设身处地和体物入微的去感受和观察。

艺术作品需必具完整性。

旧的经验的新的综合,精彩部分则都在综合上面。

功夫虽从点睛见出,但却从画龙做起。

这里是两点:一是在过去的岁月里总结新的经验,从而创造新的内容或者形式。二是脚踏实地的去观察练习,体会情感,情感是原动力,是综合的表现,当然第二点最重要,不管是艺术者还是欣赏者。

【格律/节奏】

诗词是一种语言,它的节奏也随情感的节奏往复中见规律。所以它忌直率,贵有一唱三叹之音,使情溢于言表。

比如苏轼或者辛弃疾的词,李清照,李后主的词皆是如此。

姜白石说:“文以文而工,不以文而妙。”  工在格律而妙神髓风骨。

“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是道德家的极境,也是艺术家的极境。

格律固然束缚,却是整体中的需要,使用好它,便可以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,人与人的特性,和不同的情感,会使整体中百花齐放,丰富多彩。也会愈见其美。

【模仿】

艺术的起初都是模仿。

“大抵学古文者,必须放声疾读,有缓读,只久之自悟。若但能默看,即终身外行也。”

妙悟来自灵性,手腕则可得于模仿。

【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,似则失其所以为我。】       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朱光潜先生把灵感分为三个特征:

【它是突如其来的】【它是不由自主的】【也是突然其去的】

“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

灵感是天才的另一种的表现。可没有积累同样也不会让他绽放光彩。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在其功夫积累,不失灵感。


最后一篇是朱光潜先生对美感和艺术的总结。我语言有限,并不能非常好的整理出来先生的意思,但我很愿意直接打字上来,可以让我印象深刻,在进行一遍理解和感受。


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。 


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。


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为狭窄。


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,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。


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。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有的美点。


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。


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‘人格’。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。


【修辞立其诚,是文章的要诀,一首诗或者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,存于中形于外,不容有丝毫假借。】


【文章忌俗滥,生活也忌俗滥。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。在西施是创作,再东施便是滥调。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,也就是虚伪的表现,虚伪的表现就是‘丑’。】


风行水上,自然成纹。


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,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。主张人生的艺术化,就是主张对人生的严肃主义。


苏东坡论文,谓如水行山谷中,行于其所不得不行,止于其所不得不止。


你的爱人,其实只是寄托精灵的躯壳。


对于极浓度的初恋者也往往可以到达胸无纤尘的境界。


内意欲尽其理,外意欲尽其象。


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感情,在理智发达之后,情感仍是理智的驱遣者。情感是心感于物的激动,其中有许多人共同的成分,也有某个人的成分。


后记:


这篇读后感是隔了大概有一个月后最近两天才写完的,又拿起这本书快速翻读一遍,又是一次畅快淋的一段过程。本书解答了我对于艺术的一些欣赏问题来源的疑惑,更能进一步提高了对于艺术欣赏的层次内容,也比较系统化的整理了我日常生活对美感来源的零碎思绪,还有帮助我一点点在生活工作和爱好之间彼此融会贯通的相处模式。对于我热爱的绘画上,也让我更清晰的知道目前需要做的是哪里。对于生活,对于生活上我需要有一个抱有学习和希望的态度去活着,对待人生的需要一个严肃的态度。

该是书中那样去对待艺术和生活“中心契合,死生不渝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  2019.7.15 于路上。


评论(1)
热度(54)
  1.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